索引号: 675490773/2021-00012 分类: 公安、安全、司法/司法 /
发布机构: 组织宣传部 文号: 无〔〕号
成文日期: 2020-12-25 发布日期: 2020-12-25 有效性: 有效
名称: 连云港开发区法院司法服务自贸区建设新闻发布会
连云港开发区法院司法服务自贸区建设新闻发布会
来源: 发布时间:2020-12-25 11:40 累计次数: 字体:[ ]

时间:2020年12月25日9:00

地点:连云港开发区法院

主持人:连云港开发区法院民庭庭长张春红

发布人:连云港开发区法院党组成员、政治处主任孙伟

发布议题:连云港开发区法院服务和保障自贸区发展情况

5.jpg

张春红:各位领导、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我是连云港开发区法院民庭庭长张春红。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大家介绍我院服务和保障自贸区发展的情况。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网易新闻、扬子晚报、江苏广电、连云港电视台、连云港日报、苍梧晚报、连云港发布等媒体的记者朋友。在此,对各位的光临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出席会议的还有我院的院党组成员、政治处主任孙伟,执行局局长王驰、诉讼服务中心主任朱祥才。

下面请孙伟主任为大家介绍我院服务和保障自贸区发展的情况。

6.jpg

孙伟: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我院司法服务和保障自贸区发展情况。

去年8月江苏自贸区连云港片区获批,面积20.27平方公里,其中开发区14.84平方公里,约占连云港片面积的四分之三。自贸区连云港片区获批前开发区区块有426家企业,获批后陆续有2683家企业注册成立,目前总计注册企业有3109家。大批企业入驻后,自贸区呈现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一年多来,开发区法院围绕开发区区块发展定位,认真开展调研,积极谋划司法服务和保障自贸区建设工作措施。

一、服务和保障自贸区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府院联动共建法治园区。加强与辖区企业登记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协同联动,出台《关于府院联动共建法治园区的工作意见》。建立健全司法文书送达地址承诺确认、执行联动、破产案件信息通报、市场主体违法违规经营线索移送与信息反馈、涉市场主体纠纷多元调处、联席会议制度六项机制,促进市场主体诚信经营、依法经营。

1、共建送达地址确认机制,园区内法律文书“送达难”基本得到解决。

2020年10月以来,法律文书送达地址承诺确定制度全面铺开,登记部门将园区内注册市场主体登记信息汇总反馈给法院。涉园区企业法律文书有效送达率98%,相较于共建前上升了约15%,案件平均办理周期从95天左右缩短到70天,案件的调解率和主动履行率有所提升。

2、共建违规经营线索移送、破产信息通报机制,企业经营风险警示管理实现常态化。

共建后,法院主动向市场监管部门抄告两个重大项目中涉嫌违规经营或经营风险情况,涉及案件102件,金额17935万元,监管部门配合住建等部门开展相关调查。法院还将5件破产案件的立案受理、破产管理人及债权人委员会名单等材料抄告登记部门、监管部门,防止市场主体在破产期间逃避法律责任。

3、共建执行联动机制,企业规避执行、逃避执行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市场主体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义务时,法院同时向登记部门、监管部门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在案件未处置完毕期间,登记部门暂停为该市场主体办理变更、注销等一系列登记行为,共建后,法院先后向登记部门发送协助执行通知8件次,限制被执行企业变更股权以及变更法定代表人、注销企业,倒逼企业诚信经营、守法经营。同时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强对该市场主体日常经营行为的监督检查,三管齐下共同督促市场主体履行法律义务。

4、共建市场主体纠纷调处机制,涉企纠纷多元化解、实质化解机制进一步完善。

法院聘任消协1名工作人员担任特邀调解员,参与法院消费纠纷案件调处4件。法院通过授课、推送典型案例等形式为市场监管部门办理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知识产权、消费维权等投诉举报和疑难案件提供必要的法律咨询36件次。还主动到市场监管部门咨询了解市场监管行政处罚等常见案件方面的专业知识,促成6件市场监管行政处罚案件达成行政调解。

(二)迅速设立自贸区巡回法庭。8月7日,开发区法院自贸区设立的巡回审判法庭正式挂牌成立,同时在行政服务中心设立了办公室和调解室。组建涉自贸区案件专业审判合议庭,遴选了2名具专业背景的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积极开展巡回审判,今年以来,审理各类涉自贸区案件16件,有5起案件通过电话调解,被告及时支付货款。

为更好地做好相关案件的审理,我院还成立涉自贸区案件法律问题研究小组,研究自贸区的法律、政策和具体法律适用问题,供审判参考。积极延伸服务,组织优秀法官到恒瑞医药、豪森药业、康缘药业等企业进行民法典宣讲,帮助企业防范经营中的法律风险。

(三)涉自贸区执行案件集中指定管辖。自贸区获批后,我院迅速开展调研,建议市中院将全市涉“一带一路”及自贸区的案件指定到我院集中执行。市中院于2019年11月明确将上述案件集中到我院执行。今年7月涉“一带一路”案件集中执行管辖办公室在我院成立,市中院执行局一名副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开发区法院分管执行的院领导及市中院执行局相关领导任办公室副主任。在执行中,加强与国土、市场监管等部门合作,2019年11月以来,市中院通过指定移送涉“一带一路”执行案件57件,执行到位1.03亿元,成功引入连云港路友重工等企业,盘活了一个烂尾多年的大型综合商业项目。

(四)加大自贸区内破产案件的办理力度。推动开发区管委会建立破产府院联动机制建设。2020年8月,开发区管委会出台《关于构建企业破产处置协调联动机制的实施意见》,成立无产可破案件的管理人基金,建立破产重整成功企业修复企业信用和破产中企业违法行为联合惩戒等机制,稳妥协调解决企业破产处置中的有关问题,加快“僵尸企业”出清的同时还积极推进挽救可能的企业重整。健全破产府院联动机制,落实破产专项基金30万元,办理破产案件5件,(4件“执转破”),其中江苏润谊嘉公司破产案顺利结案,企业职工的工资等债权受偿率达45.6%,企业留存的各种矛盾得到妥善化解。

二、服务和保障自贸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我院在服务和保障自贸区建设方面虽然做了一些探索,但与自贸区建设对人才的要求,与服务改革发展大局的需求,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一是存在人才短缺。自贸区获批后,需要一批具有国际视野,既懂国际贸易知识,又精通中外法律的人才,我院相关审判领域的人才不足。二是存在服务短板。随着自贸区内国际贸易和三新一高企业的不断增多,未来需要引进国际贸易仲裁,争取知识产权案件的管辖权。三是创新力度不够。缺少上级认可、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项目,尚未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

三、进一步做好服务和保障自贸区建设工作的打算

(一)加快完善工作机制。围绕打造高效优质司法服务的目标,建立健全符合自贸区建设实际,具有一定特色的工作机制,实现案件快调、快立、快审、快结。推进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实现专业的商事、金融调解、行政调处、仲裁与司法的有效整合。针对破产案件增多的情况,积极探索重整和解、预重整等制度机制,提高破产案件的质量、效率和效果。

(二)加快智慧法院建设。在新大楼建设中,结合司法服务自贸区建设发展的需要,高标准谋划“智慧法院”软硬件建设。通过高效、快捷的信息化、智能化手段,解决司法送达难、外国法查明难、裁判尺度不统一等司法难题,提高司法过程的透明度,增进诉讼效率。

(三)加快专业人才培养。对标自贸区建设对司法才人的需要,开展教育培训和人才引进,努力打造一支既懂法律政策,又懂经贸、懂外语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对审理涉自贸区案件的法官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外派学习交流,加快推进涉自贸区案件专业审判团队建设和专家陪审员队伍建设,提升自贸区建设司法保障的专业品质。

我的通报就是这些,谢谢大家!

张春红:高水平建设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连云港片区,是加快连云港发展的重要机遇,也是开发区法院推进自贸区法治保障工作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为此,开发区法院通过府院联动共建法治园区、设立自贸区巡回法庭、涉自贸区执行案件集中指定管辖等方式,切实推进自贸区法治保障工作,为建设连云港自贸区法治化营商环境作出了应有的努力。我院在服务和保障自贸区发展过程中,离不开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有效监督,离不开广大新闻媒体朋友的关心支持,在此,对大家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次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