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官网公示显示,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3款1类创新药同步获批上市,聚焦于化疗相关性呕吐(CINV)、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及宫颈癌三大存在未满足临床需求的领域。此次“三药齐发”,有力印证了恒瑞多管线研发成果正加速转化为临床价值,为相关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有效填补了部分临床治疗空白。
止吐领域
恒瑞1类创新药注射用磷罗拉匹坦帕洛诺司琼(商品名:瑞坦宁?)获批上市,用于预防成人高度致吐性化疗(HEC)引起的急性和迟发性恶心和呕吐。
据悉,该产品是中国首个超长效原研复方止吐针剂,具有近8天(188小时)的超长半衰期,每个化疗仅需周期用药一次,简化了用药管理,兼顾了安全有效性和依从性。将为改善更多肿瘤患者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提升其生存和生活质量带来新希望。
非小细胞肺癌领域
恒瑞自主研发的HER2 ADC、1类新药注射用瑞康曲妥珠单抗(商品名:艾维达?)获批上市,用于治疗存在HER2(ERBB2)激活突变且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种系统治疗的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
这是首个获批用于HER2突变NSCLC患者的中国自主研发抗体偶联药物(ADC),为HER2突变NSCLC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恒瑞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苹果酸法米替尼(商品名:艾比特?)与卡瑞利珠单抗(商品名:艾瑞卡?)联合疗法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正式批准,用于既往接受含铂化疗治疗失败但未接受过贝伐珠单抗治疗的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患者。
本次苹果酸法米替尼联合卡瑞利珠单抗的靶免联合疗法重磅获批,是宫颈癌治疗领域的一个重大里程碑,该疗法为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患者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提供了有效的用药选择。
作为一家创新型国际化制药企业,恒瑞医药累计研发投入达460亿元,目前在全球设立了14个研发中心,全球研发团队有5500余人。
据统计,目前恒瑞已在中国获批上市23款1类创新药,另有90多个自主创新产品正在临床开发,约400项临床试验在国内外开展。此次三款1类创新药同日获批上市,不仅是对非小细胞肺癌、宫颈癌、化疗相关性呕吐三大治疗领域未满足临床需求的积极回应,更是恒瑞多年研发投入厚积薄发的直接体现。 这一“三药齐发”的里程碑事件,既彰显了恒瑞强大的创新实力与高效的研发转化能力,也是中国创新药研发进入密集收获期的缩影。
市开发区作为全市医药产业发展的核心承载区和产业集聚区,先后获批国家级新医药产业基地、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连续三年被工信部评定为五星级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医药)示范基地。医药产业已成为全区创新人才最集聚、创新能力最强劲、创新成果最显著的“首位度”产业,集聚了恒瑞医药、豪森药业、康缘药业等全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4家,上市公司6家,规上医药企业24家。
近年来,依托国家级开发区、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三区叠加”的政策优势,全力打造中华药港,建设优质产业载体,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新增集聚各类医药项目超过40个,医药产业结构更优,产业层次更高,产业生态持续优化,集聚效应更加明显,形成了新型抗肿瘤药、抗肝炎药、麻醉镇痛药、现代中药、医药包装、消毒灭菌设备等六大特色集群。
下一步,市开发区将持续强链补链延链,完善产业体系、做优服务保障,助力生物医药企业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成果及时转化,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