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已至,你所在的地区是否有了冬季的感觉呢?立冬当日江苏全省平均气温在17℃以上,11月10日最高气温更是回升至24℃,“暖冬”是否会来临?如何应对气候的进一步变暖?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拥抱低碳健康生活,为遏制气候变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小环与您一起增绿护蓝,相约同行。
低碳出行行为实践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的出行方面可完成的、利于低碳减排的行为。交通运输过程中排放出的烟、尘和有害气体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减少由交通出行带来的碳排放量具有重要意义。低碳出行行为具体包括六个方面。
尽量少用电梯
全国每年电梯耗用的电量约300亿度。如果选择较低楼层步行上下楼,多台电梯可选时只按一台电梯控制钮,在休息时间只开启部分电梯,每台电梯每年可节电5000度,相当于减少4.8吨二氧化碳排放。如果全国60万台左右的电梯采取此类措施,每年大约可节约30亿度电,相应减排二氧化碳288万吨。
科学保养购买私家车
汽车车况不良会导致油耗增加,发动机的空转也很耗油。在生活中通过及时更换汽车的空气滤清器、保持合适胎压、及时熄火等措施,每辆车每年可减少油耗约180升。如果江苏2400万辆私人轿车每天减少发动机空转3-5分钟,并有10%的车况得以改善,那么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260万吨。
发现眼前的风景
短途飞行中,乘坐飞机经济舱每人每千米会产生0.07千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而公务舱每人每千米会产生0.12千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长途飞行中(800千米以上),乘坐飞机经济舱每人每千米会产生0.08千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而公务舱每人每千米会产生0.23千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生活中,我们喜欢看很远的地方,却常常忽视眼前的景色。选择当地旅游,发现你所在地区能提供的风景,可以有效减少因长途旅行带来的碳排放。
减少乘坐飞机次数
乘坐飞机产生的碳排放量比乘坐其他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相同距离产生的碳排放量大很多。因此,如果不是非常必要,出门旅行可以选择污染较少的火车、长途汽车或轮船。必须乘飞机时,尽量直飞,减少航程,并选择耗能减排指标更好的新型飞机。
优先选择新能源,小排量的汽车
纯电动汽车在运行过程中可以实现零污染,完全不排放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即使将耗电量转化为发电厂的排放,造成的污染也比传统汽车少,这是因为电厂的能源转化率更高,集中排放可以更方便地冒充减排治污设备。电动车每百公里耗电15-20kWh,考虑到发电厂和电机的损耗,约为7公斤标准煤。按照传统汽车每百公里100升的油耗计算,能耗约为10公斤标准煤。而在拥堵的城市环境中,电动汽车的节能优势将进一步放大。
养成绿色出行模式
公共交通有助于减少交通拥堵和碳排放。我国大力号召“一三五”绿色出行模式,即3公里以内走路,3-5公里骑自行车,5公里以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小型汽车行驶1公里会产生0.15kg的碳排放量;中型汽车行驶1公里会产生0.187kg的碳排放量;大型汽车行驶1公里会产生0.279kg的碳排放量,因此减少开私家车的次数,对生态环保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