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区财政局逐步构建覆盖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财政评审体系,通过加强政策学习、深化现场核查、严控结算审核等关键举措,提高评审质量,实现政府投资项目资金使用质效“双提升”,切实守好政府投资项目“钱袋子”。
一是落实政策学习,夯实评审根基。安排专人定期梳理新政策汇编,定期开展财政局内部业务学习。截至目前,已组织2024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线上宣贯学习1次和线下集中学习3次,主要围绕新标准及其两个专业的工程量计算标准与造价改革的内在联系、主要修编内容以及较2013清单计价标准的变化等内容展开学习,从而对新清单计价标准和新标准下的合同管理和防范有了更加系统性的认识、更加深刻的理解、更加清醒的把握。
二是加强现场踏勘,筑牢质量防线。在项目进度款审核中,无论项目投资大小,一律履行先踏勘后出报告的原则,并与项目负责人面对面交流项目情况,有效避免项目进度上报虚假等情况的发生。对于隐蔽工程,施工中主动对接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结合设计图纸、施工记录、现场图片等资料,仔细查验施工工艺、材料规格等是否符合要求。
三是严把结算关口,提升资金效益。坚持履行“三级复核制”内控制度,严格遵循《财政投资评审管理办法》,确保结算金额真实、准确,双方无意见后再出具财政投资评审报告。对未扩大建筑规模、未改变使用功能,仅涉及平面布局、竖面布置、局部使用功能的调整以及材料、设备的价格涨跌超出风险范围等引发项目变更或签证申请,项目单位需提供充分的理由和依据,并经过严格的分级审批程序,确保变更或签证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截至目前,累计完成工程结算111项,结算评审额8127.57万元,审减不合理资金1436.67万元,占评审额的15.02%,有效提升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